欺骗性收费、花式营销,云算命呼唤云监管

2022/2/28 15:24:01  笑奇网

大字

  近日,“云算命收割了多少年轻人”的话题引发热议。当下,有些年轻人流行“大事问八字、小事问塔罗、无事问星座”的口头禅,他们通过手机软件估算自己的运程、破解发财密码等。调查显示,30岁以下年轻人中有62%左右的人曾参与过各类形式的算命。查运程要几十元,听“大师”分解面相、分析运势要数百乃至上千元。从几元到几万元,随着大师的名气、经验度、营销程度而不断加码,没有从业证书,也没有定价标准,收费多少全靠“大师”个人。欺骗性收费、花式营销,让部分年轻人成了所谓的网络命理师收割的对象。

  算命占卜,实质是利用人类对未知的恐惧、幻想,用矫饰含糊的语言让对方信服,从而达到盈利目的。记得刚普及电脑时,商场中有所谓电脑算命,而今有好事者又披着互联网的外衣,掀起一股云算命的迷信风,这种由来已久的“心理按摩”可谓换汤不换药。

 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,占卜并非精准测算,只是提供一个方向性的参考和建议。有人调侃:“我也会算命:如果对了叫灵验,如果不对是你心不诚。”当占卜师给出了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,容易受影响的人们便会自动自觉入套,自我调节以贴近这些标签,心悦诚服地认为“大师”算得准。

  年轻人乐在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一是孤独,这部分年轻人在城市里困守情感孤岛,缺少人际交流,他们需要获得情绪价值以应对这种孤独,电子设备是最方便的,有时云算命反而成了娱乐方式;二是无事不求佛,年轻人缺乏生活阅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,遇到青春成长中的拦路虎,易慌乱、迷茫,希望得到指引。出于隐私顾虑,他们可能不会选择与亲友交流,而寄希望于云算命,把云算命当成了心理分析师,去找寻所谓答案。

  迷信,其实是把人“迷”住并让其相信,这恰恰暴露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问题:生活压力大、寄希望于通过占卜预知未来,克服迷茫,寻找捷径。买个乐子可以接受,沉迷其中万万不可。当年轻人从那些虚无缥缈的箴言预判里解脱的时候,才会越发明白,实现目标的方式有千万,唯独没有妄想这一条。有病找医生,想赚钱找工作,想接近心上人需不断提升自己,不断努力。任何事情的达成,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,依托一条现实的途径,向着命运搏击。

  从监管角度看,一些网络平台为云算命提供推广服务,让“正确的废话”横行于多个平台,形成同一利益链条,这不仅仅涉及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,甚至有诈骗之嫌。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,让云监管不缺位,在对网络平台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,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,禁止经营者通过网络占卜实施违法行为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报道)

原标题:欺骗性收费、花式营销,云算命呼唤云监管

值班主任:李欢

正在加载
一周热点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