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江边现200多座崖墓 惊现“歪果仁”青铜跪坐像

2018/1/19 17:31:30  笑奇网

大字

成都江边现200多座崖墓!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,200多座东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崖墓中,出土了陶狗、陶灯、陶俑等陶器模型,铜镜、青铜鸟及金银首饰等,与连续500余年的墓葬形制、精美的墓室浮雕一起,揭开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成都生产生活、文化交流的一面。


记者在现场看到,整个崖墓群依山而建,部分间距密集,一眼望去,如同蜂窝一般。

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潘绍池介绍说,此次考古发掘面积超10000平方米。

遗憾的是,崖墓群多被盗墓贼“光顾”过,且考古人员并未在墓中发现带有纪年的文字材料。

欣慰的是,该崖墓群墓葬形制比较齐全。

“这些墓葬的时间从东汉一直延续到了南北朝时期,时间跨度达500多年。”潘绍池说道。

“对汉代生产、生活方式,文化的包容性方面的研究很有帮助。”


其中,东汉中晚期的崖墓普遍规模较大,且崖墓中分室较多,墓室前长长的墓道旁,还开凿有排水管,防止墓室受潮。

潘绍池表示,这些墓主人应该属于当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。

崖墓群中最大的墓葬M19,墓室内的面积就有83平方米。墓室内的葬具都是陶棺,散落在周围的则是猪狗鸡的陶器模型等。

墓室内还凿刻有仿真的灶台,反映出汉代“事死如事生”的殡葬习俗。

“从现场发掘情况和考古研究来看,多室墓属于同一个家族几代人不断开挖形成。”


以M4崖墓为例,考古工作人员在室壁右侧还发现了人首蛇身的女娲、伏羲的浮雕,入口两侧的汉阙浮雕,都表达了墓主人渴望升仙的愿望。

相比东汉时期崖墓,南北朝时期的崖墓就显得“小气”多了,有些墓室仅可容下一个人。

“这些小型崖墓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,国力已大不如东汉时期强盛,民间无力厚葬亲属。”


另外,崖墓中,出土器物丰富,虽然被盗墓贼盗掘过,但一些随葬器物还是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丧葬习俗。

潘绍池介绍,以M4这座墓为例,该墓时代属东汉晚期,考古人员在墓门两侧发现雕刻着汉阙,象征着“天门”,通过一个1.3米高的墓门,墓室的右手边,还有伏羲女娲雕刻,这些都反映出汉代升仙思想的流行。

在此次出土的器物中,考古人员发现了陶仓、陶猪、陶狗、陶鸡等随葬品,一些大户人家,还能够看到青铜朱雀,“这些都是从摇钱树上散落的部件”,潘绍池介绍说。

龙虎纹镜、花卉文镜造像同样比较精美。


其中,一只来自东汉晚期的45厘米高的陶狗,身姿健美,栩栩如生的面容自带“呆萌”气质,从造型上看并不像一般的中华田园犬,而是和猎犬相近。

而在众多的青铜器中,一尊青铜跪坐人像造型精美,高鼻梁、大眼睛,很是吸引眼球。

“这尊青铜跪坐人像表明在魏晋时期,成都以丝绸之路为桥梁,展开丰富的文化交流。崖墓群出土文物补充了当地的文物考古资料,有助于我们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、对外文化交流情况等。”潘绍池表示。

正在加载
一周热点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