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版《家用防灾应急包》国家标准将于明天正式实施。新国标“新”在何处?
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秦挺鑫:老版的国标不能适应现在的一些需求。新的国标针对火灾、洪涝、地震这三种典型的场景,平时遇到的比较多的场景,提出了新的一些用品需求。把应急包也分成了基础包加扩展包。
新国标首次将应急包明确划分为基础型和扩充型,为不同家庭提供了精准化的防灾解决方案。扩展包则首次针对最常见的火灾、洪涝和地震灾害这三种典型场景,设计了专用的物品组合。
新国标还建议生产企业对家用防灾应急包增加智能化功能,如定位、报警、环境监测等,以提高应急包的实用性;同时建议设置二维码,通过扫码获取应急知识、逃生路线、应急物品使用教程等,提高应急包的使用便捷性。
按灾配“包” 分类应对“很高效”
符合新国标的家用防灾应急包里面到底配备了哪些必备的物品,不同的扩展包有什么不一样的配置,下面跟随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。
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,专家向记者展示一批家用防灾应急包,从外形上看,不同类别的应急包外观差不多,但是内部的配置各有侧重。
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秦挺鑫:基础的应急包,里面分为四类。一个是应急用品,一个是应急工具,一个是辅助用品,还有一类是急救用品。在应急用品里面有一个多功能的手电筒,还有广播的功能,带一个手摇的自发电的功能。这是求救的口哨,里面有一个温度计,有一个指南针。
基础应急包中还配备了急救毯、逃生绳,破拆的多功能锤、防风防潮的火柴等物品。另外还有专门的食品。
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秦挺鑫:在食品这一块,主要有救生的饮用水,之所以用这个包装,是由于这个包装的保质期会比较长,可以达到3年。另外还配备了压缩饼干,一包饼干的能量就够一个人维持一天的能量。还有急救包,有创可贴、温度计、绷带,棉签等常见的急救用品。
而扩展急救包除了和基础急救包同样的配置外,根据场景的不同分别有一些额外针对性的配置。
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秦挺鑫:针对火灾这个典型的场景,我们额外配了灭火毯。还有过滤式消防自救的呼吸器,以及灭火器等用品。对于洪涝灾害的扩展包,配备了漂浮式的逃生绳,分体式的雨衣,以及长效的蜡烛。针对地震这种灾害场景的地震应急包,我们额外配备了阻燃的防砸头套,还配备了一个可折叠多功能铲,能够有效应对地震场景一些应急逃生需求。
(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李峻)
原标题:按灾配“包” 新版《家用防灾应急包》明起实施
值班主任:田艳敏

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