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怎样证明我是我?”过去二十多年来,党文杰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,问题的背后是数不尽的麻烦以及党文杰被偷走的人生。
党文杰是陕西渭南白水县人,1999年考上中专师范院校后,被邻县男子王新利冒名顶替学籍上了中专。此后的二十余年里,王新利利用党文杰的身份,工作、贷款、注册公司,甚至参加诉讼。身份被冒用,给党文杰带来了无尽的麻烦,医保无法正常使用、迁移户口遇阻碍、身背80万元贷款被“限高”……
近日,新黄河记者从党文杰处获悉,此案有了新进展。今年3月,陕西省蒲城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王新利使用虚假身份证罪,判处拘役四个月,并处罚金1万元。“他用四个月和一万块钱就换了我26年的人生。时至今日,我也没有等来一句道歉。”党文杰称,身份信息被冒用所产生的遗留问题仍未完全解决,他还要在“纠错”之路上继续走下去。
男子遭遇冒名顶替还身负巨债
党文杰今年43岁,1999年中考,他报考了大荔师范学校白水校区,原计划是中专毕业后入校当老师,然而中考结束,他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,以为自己落榜的党文杰,选择了复读,再次中考并升入高中。2004年,党文杰通过高考考入陕西工运学校,户口也随即从白水县转至学校的集体户。2007年大专毕业,党文杰需将档案和户口转回户籍地,却发现,自己的户口已被转至蒲城县。虽有疑惑,但由于刚参加工作,比较忙碌,此事就此搁置。
直到2012年,党文杰在为孩子上户口时被民警告知,他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对应的是另一位男子。一番调查后,党文杰这才知道,自己的身份被蒲城县一位名叫王新利的男子冒用。而王新利彼时已是蒲城县三合乡中学的一名教师,五年前,他曾以党文杰的身份在蒲城县城西派出所(现桥陵派出所)办理了二代身份证。王新利冒名顶替党文杰上中专的事就此浮出水面。
“我们当时把这些情况都反馈给了蒲城警方,也去了王新利家里,见到了他爸,他爸当时承认了冒名顶替的事,说是花钱买的户口,但不愿意透露经办人是谁。”党文杰告诉记者,当年并不知道王新利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了这么多事,一心只想恢复平静生活的他当时并没有深究,在警方的协助下,双方达成调解,清除了假党文杰的信息。党文杰的二代身份证办理成功,女儿也上了户口。原以为此事就此结束,没想到麻烦的事接二连三出现。
2016年,党文杰在办理医保卡时,发现头像仍是王新利。“我当时没有申请变更,因为我没见过他,这张卡上有他的照片,我一直保存至今。”党文杰表示,这是王新利冒用他身份的直接证据。2018年,党文杰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,但由于医保卡的信息与他本人不匹配,无法通过医保途径来减轻治病造成的经济负担,因此他也没能做手术。
医保卡无法正常使用,买房申请贷款也被拒。更让党文杰头痛的是,2019年,他在查看个人征信时,意外发现自己名下多出了8张信用卡,其中6张未结清,一张逾期,未归还的贷款总金额达80万元。“我说这些钱不是我贷的,银行却把我告了,我也因此被‘限高’长达五年多。”一系列的问题给党文杰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,他一度认命,直到另一个“假党文杰”受害者李俊的出现。
一起合同纠纷牵出“真假党文杰”
李俊是四川广汉人,在西藏从事极限婚纱摄影工作。2016年,他在成都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名叫“党文杰”的室内设计师。2017年,李俊打算在拉萨成立一家大型摄影主题工作室,“党文杰”毛遂自荐接下了装修工程。
然而,“党文杰”并未如约履行合同。多次沟通无果后,2019年,李俊起诉了“党文杰”以及两家公司。2021年,该案二审宣判,李俊胜诉。“党文杰”及两家公司被判返还李俊工程款、违约金等共计约43万元。虽然胜诉,但却无法执行。李俊告诉记者,“党文杰”名下几乎没有可执行的财产。2022年3月,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“党文杰”发布了限制消费令。“可是我在朋友圈依然可以看到他乘坐高铁,晒名车,到处旅游。”李俊觉得蹊跷,于是暗自调查。
通过调查,李俊发现“党文杰”在四川、云南等多地均有类似的装修纠纷案。“我那个时候就怀疑‘党文杰’不止一个身份,他可能利用不同的身份信息来规避‘限高’。”还不等李俊将这些问题弄清楚,他就被“党文杰”以支付了10万元工作室股权转让款却未得到相应股权为由起诉了。2023年年底,李俊二审败诉,他也因此被“限高”。李俊没有放弃追查,一次偶然机会,他得知与他有过纠纷的“党文杰”实则叫王新利。
“王新利利用党文杰的身份结婚,还将户口随其妻子迁往四川崇州。”李俊以“王新利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”为由,向多地公安机关报案,渭南市蒲城县桥陵派出所受理了此案。2024年6月,李俊带着他查到的关于假党文杰的资料,找到了真党文杰,两人开始一起维权。
顶替者被判拘役四个月遗留问题仍在
2024年7月,在律师的帮助下,党文杰和李俊先后解除了“限高”。同年8月,李俊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讲述党文杰被冒名顶替的经历,引发关注,多家媒体跟进报道。渭南市公安局成立了核查组介入调查。2024年8月,“王新利冒名顶替”案立案。
新黄河记者获得的该案判决书内容显示,公诉机关指控,1999年10月至2015年7月,被告人王新利冒用党文杰身份信息、学籍档案在渭南市大荔师范学校白水分校美术班上学,毕业后被分配至蒲城县教育局原三合教育组工作。2007年11月,王新利父亲王某某联系到赵某某,通过蒲城县公安局原城西派出所为王新利办理了与党文杰同姓名、同号码(尾号2737)的虚假身份证。2012年10月,在因女儿落户发现被冒名顶替后的党文杰办理完户籍迁移手续后,王新利父亲王某某联系赵某某,通过蒲城县公安局原城西派出所为王新利办理了与党文杰同姓名、同出生年月日的虚假居民身份证(尾号1017)。判决书内容披露,当年参与办理王新利假身份信息的赵某某,是原三合初中教师,已于2017年左右去世。
据判决书,被告人王新利冒用党文杰身份信息办理虚假身份证后,进行婚姻登记、社保缴纳、工商注册、车辆登记等事项,并在民事诉讼中使用该身份,导致党文杰无法正常办理子女落户、银行贷款、医保消费等,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,造成生活困扰。应当依法追究被告人王新利刑事责任。
3月14日,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,判处被告人王新利犯“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”,判处拘役4个月,并处罚金10000元。
对于判决结果,党文杰和李俊都感到不满意。党文杰告诉记者,他作为受害者,应当享有知情权。但案件开庭他没有收到通知,也没有机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请求,更没法当庭发表意见。针对此案件,新黄河记者多次致电蒲城县人民法院,未获有效回复。
“身份信息被冒用遗留下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,我现在没法办理自己的电话卡。今年3月,我换工作,公司缴纳社保,需要人脸识别,我也无法通过核验。”党文杰告诉记者,很多需要人脸识别、实名认证的程序问题,他都无法通过。接下来,他还要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“纠错”,他等待有朝一日,党文杰这个名字完全属于他自己。
原标题:身份迷局:真假党文杰和被偷走的二十多年 被冒名者,不仅无法使用医保,还背上了80万元外债
值班主任:颜甲
作者:济南时报·新黄河客户端记者:孙敏